录完家人视频后,第二天一早,练习生们又迎来了新的录制任务。
初心访谈。
节目组给每个人通知的录制时间还是不统一的。
因为都是单人的访谈,没有那么多工作人员和场地,所以录也是分批去。剩下没有录制任务的练习生,就大都聚在练习楼各自排练。
虽然没人指挥,但大体还是按照决赛的十人曲分组分散了开来。
齐路遥被排到的时间是早上十点,所以现在也不急着过去。于是,在过了几遍《回声》的舞蹈部分后,干脆就坐在一边,插着耳机继续琢磨着solo曲的修改。
solo选曲明天就要提交。所以,此时此刻,练习室里在排个人节目的选手并不少。
只不过齐路遥并没能改上多久。
“遥遥?”一道很轻的声音打断了齐路遥的思考。岳愿好像这才注意到对方的耳机线,骤然间有点慌乱,“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了?”
“还行,”齐路遥飞速翻出纸笔记下刚才的想法,同时回答道,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?”
其实他都能猜到对方此刻打扰的用意。
“有一些表演上的问题想请教一下你,”岳愿笑得很不好意思,“方便吗?”
齐路遥点点头站起身来。
早在二公互为隔壁组成员的时候,齐路遥就已经见识过了。岳愿这人,废是真的废,但是态度诚恳也是真的诚恳。
愿意问人,也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在不断的打磨上,永远是最晚离开的几个人。而且并不是在无效努力,而是真的花了头脑去记去思考的——但或许是真的不具有天赋,即使如此,该走音该顺拐的时候依旧改不过来。
但至少有帮助会比没有帮助好。
所以齐路遥倒也很乐意带一带他。就算自私一点想,为了更好的决赛舞台,就算岳愿不主动提,按照齐路遥的惯例,到后期他也会帮一下表现比较弱的队友。
毕竟从初舞台开始,除了top汇集的二公以外,他不是C位就是队长,这些事没人比齐路遥更熟悉了。
只是没想到,短短半小时内,又遇上了第二次正在做的事被打断的状况。
“要不要来听听决赛的抒情歌。”一阵敲门声传来。没等屋内人应答,stf就走进来,对着四散在空旷练习室里的少年们说。
“怎么这么随意啊。”
云彻第一个回身问,“是因为选part不用播出去,所以已经放弃一切形式了吗?”
“是的。”stf冲他眨眨眼,居然非常果断地承认了,“来听吗?”
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事,飞速围坐在了唯一的大屏幕前。
但其实放的是一段音频,加上歌词。
歌名叫《誓言》。至于主题,一言以蔽之,就是回首过去,展望未来。
“我宣布这是节目里最好听的一首歌。”还没放完,何雨停就发言说。
“禁止拉踩啊。”宁思寒转头提醒他。
抒情歌本身就有大段合唱,到最后分part不过也就一人两句词,所以往往争议不会太大。
当然也没让他们现在选,毕竟人都不齐。不过提前听一下,喜欢哪一段总归是能更加心中有数。
-
“嗯,你就坐在这里,”工作人员指了指房间中间的小沙发,说,“都是一些比较随意的问答。”
“好的。”齐路遥套上制服的外套,过去很规矩地坐下来,对着对面的stf笑了笑,“辛苦了。”
实话说,走进来的那一刻,他自己虽然有些猜想,但也不知道这个环节具体要录什么。
本来以为是和后采差不多的形式——因为去年就是。但没想到,这次似乎正式了很多。
“还是从惯例开始吧,”见他准备完成,stf姐姐说,“还记得在进入节目之前,让你们填过一张表吗?”
这句话开始的一刻,对面摄像机上的红点也同步开始闪烁。
那确实不止填过一张。
齐路遥在心中答了一句。
但他其实知道对方指的是哪一张,也就点点头,接着绽放了一个明亮的笑:“记得啊,当然记得,还是姐姐你给我发的单子。”
那还是在初舞台的前一天。
按照节目组的要求,练习生们提前一天就全部来到了录制园区。
当时还不让住进宿舍,所以都统一住在园区旁边的酒店,节目组订了当天酒店的所有房间,避免被外人影响。
于是,情理之外而意料之中的,那天傍晚,就有工作人员来敲房间门,让填表。
齐路遥本来还以为又是个人信息表。没想着递过来的纸上却只写了一句话。
这是一个有关于初心的问题。你想对三个月之后的自己说些什么?
“你是今天第二个认出我来的,”对面的工作人员一听这个答案,明显很开心,笑意都深了几分,“好了,当时的答案现在就在你面前,可以翻开来看一看了。”
齐路遥依言,翻开身前倒扣的纸张。
蓝色中性笔写出的大段文字,还是相当熟悉的自己的字体。
而当时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场景,此时似乎很遥远,仿佛已经是上个世纪;又似乎很近,像刚刚发生在昨天。
这段在节目里的生活,好像于每个人来说,都是一场急切而热烈的蜕变。
齐路遥一行一行读过去。三个月里的一幕幕,似乎也随着这些话语在他脑海中闪现回放。
伴随着一些从走上初舞台开始就没有再思考,但确确实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重播的想法。
……
好久不见啊,2021年3月底的齐路遥。
让我猜猜你现在在做什么……说不定正在家看节目,当然说不好其实还在录节目呢。如果运气来了,想进决赛似乎也不是不可能?
嗯,最好真的是。当然,如果不是,那也没关系,毕竟我知道挺难的。但至少我猜,你应该已经收获了一段相当宝贵的经历了吧。
前两天才从教务办公室出来,找她签了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份字,是期末缓考的文件。
身边的人虽然都是支持的,但也确实大多不太能理解。毕竟相较于在全国top1的计算机专业好好读书,“当偶像”这件事虽然也时常出现在大家对你的玩笑话里——毕竟都知道你经常去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排练偶尔还能上上商演,但真的要去实践,确实显得过于离经叛道了一些。
毕竟在他们眼中,与其说是娱乐公司,月城可能更像是爱好班——还是不怎么收钱的那种;即使是休学一年参加节目,似乎看上去也更像是一场社会实践,而不是对于自己未来的理性考虑。
虽然你自己知道并不是这样。
无论如何,娱乐圈里的不确定性,可比考试试卷要多得多。从踏出第一步开始,谁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变成什么样。一夜起势和坠落深渊,似乎都不少见。虽然说于你而言,最大的可能是无功而返,不会有轰轰烈烈的开始,也不会有被人记住的结果。
所以为什么还是想要成为偶像呢?
在做下决定之前的一个月里,骑车路过学校的教学楼时,你的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。可能只是归结于15岁时的一次冲动,也可能是长久以来的各种经历在潜意识里播撒的种子,最终在2016年的夏天发了芽。
或许是本身就和同龄人以截然不同的方式,度过了对于塑造一个人三观极其重要的人生前15年,又或者是因为家里人的职业就不那么常规,所以你似乎对于那些超出一般人的人生轨迹的行为始终接受良好。
而且,或许隐隐约约中,更盼望超出常规的未来道路。
你看见身边的人,会为了远在天边的偶像开心或落泪,会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那里汲取不断向上不断前进的力量。而那些以“偶像”这一身份活跃的艺人们,明明只是站在舞台上,唱跳或者说话,就能让无数人快乐和满足,让无数人更有动力去坚持自己。
你就觉得,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。
但被迷雾所覆盖的未来,可能不足以让你做出决定,抛弃当初所拥有的一切去选择一条完完全全未知的道路——甚至你自己都无法确定,那颗心是否只是被三分钟热度短暂灼烧成了火热的模样。
所以你想去一步步了解这个行业,也一步步去了解自己。于是从高一到大二,经过了无数练习到撑不下去的夜晚和无数没人观看的偏僻舞台。
直到最终确定,这份想法一直都没有改变过。
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。如果已经明知道前路布满了荆棘陷阱和失败者的遗迹之后,你还有想踏上旅程的信念,那就说明,你是真正想要走上这条路的。
所以,在和节目组签第一份合同的前一天,你告诉自己,请不要背叛自己最真实的心。能有真心向往的事情本身就足够难得,那就不要再被重重顾虑拖累的前进的脚步。
去做你想做的事,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。
于是就走出了第一步,来到了这里。
如果结果不好,可能未来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——只要还想,那就不会放弃。
最后,也想对三个月之后的自己说。
其实很难预料那时候的你在想些什么。毕竟三个月的时间虽短,但也足够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了,所以我也不会说“即使失败了也请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”这样不负责任的发言。
但无论你在想什么,无论你会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什么,最重要的依旧是,请跟随你的真心,请听从你内心日夜不停始终鸣响的那份愿望。
这是你最最重要的筹码,也是你最独一无二的地方。
想说的就这些,晚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