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4日,公演开始前的倒数第三天。
齐路遥所说的“生日礼物”确实是提早准备的——以他个人的名义。
他其实很少会特地思考礼物这回事。以前同事或者朋友过生日都是大家轮着请吃饭居多,至于礼物,无非就是各自投其所好,游戏小说唱片或者干脆花和生日蛋糕,这样的选择能占绝大多数。
——但或许是在厂里的社交往往并不带有如此生活化的色彩,一方面即使他们最近走得很近也互不知晓对方真正最喜欢的事物,平时能讨论的反而是舞台和工作居多;另一方面是知道也买不到,因此送什么还真就成了个问题。
实际上,三个月赛期,厂里过生日的人不少,并不是谁都能接到一堆礼物。但齐路遥总觉得如果对象换成自家室友,那总得有点什么。
或许是觉得应该有一些具体的回馈,作为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共享秘密确实存在的印证——通俗地说叫“革命友谊的见证”;又可能只是他潜意识里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排了序号,而对方刚好处在赛期生日的选手里关系最好的那个位置上。
齐路遥不太想深究。
当然,这天的排练并不以有人生日为转移。
一天的生活依旧从晨练开始,走向无尽的重复。
唯一的区别是,他们又一次申请了提前去熟悉舞台的机会——这种事就是一回生二回熟,尤其是对于三公far组两个人来说。
四公也不止他们一个组这样。毕竟是导师合作舞台,自主权是确实会比练习生们的舞台大一些,很多组的表演多少都会有和舞台本身的互动——比如他们组就用了很多灯光操作,这不是一遍两遍的排练就能达到标准的。
于是,最终的结果是,每个组还得卡着时间来用舞台。
color组轮到的就是上午。
最终的舞台联排安排在25日的晚上——由于多方面的考虑,公演没像往常一样排在周六,而是放在了周五的晚上。
时间所剩无几,但color组人难得的不算很着急。
中途倒是也发生了个对齐路遥而言的小插曲事件。
排练进行到下午,中途休息的时候,他又从工作人员那边得知了个工作安排。
是在公演之后的,只不过提前来通知他。
“你这周日有个外务,”对方说,“是粉丝投票出来的,挑了几个人去进行一些公益性的宣传,实际是类似见面会的形式,会和粉丝有交流,还有问答互动一类的形式。具体的安排回头会告诉你们,你可以提前准备一下。”
“怎么还要提前准备?而且我不知道安排,”齐路遥只注意到了其中的重点内容,“所以,是要有节目表演吗?”
“嗯,需要准备一个小的个人节目,”对面回答,“两三分钟,形式自定。”
那我也不可能在即将公演的时候来思考“见面会”的节目啊?
况且你还是什么都没说清楚。
齐路遥心中相当无语,表面还不能说出来,于是点了点头表示已经完全明白了。
他想了想又问了句:“你刚刚说几个人,所以我可以问吗,还有谁啊?”
没细问的一大原因其实是,这个榜单他一开始就知道。
预计三个人的外务,名为“于海风中”主题宣传活动,是节目组和E市的宣传部门共同策划的。
从名义上来说,是想借着节目组的热度,让一些热门选手来进行环境气候保护的宣传。
——毕竟,刚刚过去的周二是世界气象日,今年的主题又和海洋有关;活动前一天刚好又是今年的地球一小时,加上近年来,作为沿海城市,E市的极端气候情况不断增加,本来就一直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公益宣传活动。
而摘星2节目本体火,又刚好在这边录制,能提供流量,吸引年轻观众关注一些气候问题,自然成了潜在的合作对象。
这本身是个出发点相当好的活动,人选让观众投票听上去也合情合理,只是到实际上还是不可避免变成了粉丝打投。
齐路遥想。
“洛明决和靳羽,”在他思索的时候,对面已经给出了回答,“就你们三个人。”
三个人的外务,他自己进不算特别奇怪,但是粉丝投票的结果没有舒卓然,齐路遥还是感到了片刻的疑惑。
——当然也就片刻,毕竟网络舆论每天在变,粉丝投票也有侧重,况且此时此刻,也没有那么多空想时间。
所以齐路遥飞速让自己将这件事忘记,又重新投入到了训练之中。
直到夜幕降临。
color组人开始一个个地回到练习室,然后也有人注意到了、不知何时出现在房间角落的黑色长方体盒子。
“这是什么啊?”纪铭最先凑过去绕了个圈,然后问。
站一边的齐路遥把盒子往外推了推,打开一侧的搭扣给对方展示,语气很理所当然:“电子琴啊。”
“这哪来的?”纪铭低头看了看盒子,又抬头看了看齐路遥本人,仿佛在确认着归属权,最后问出口。
“这不就是器材室的吗,盒子都是器材室的盒子,”齐路遥有点迷惑地看了他一眼,还是解释了一句,“你没去过吗?”
“……你能不能不要用这种语气问我啊,显得我好像除了准备公演就没做过正事一样,”纪铭说,“器材室我还是去过的,但也就一次。”
“嗯,我随便猜一下,不会就是新年晚会的时候吧?”齐路遥还记得,当时是ARX的几个人进行的组队表演,表演内容就是用几种不太常见的乐器进行合奏。
“……是的。”不出所料,纪铭点点头,有些惊讶,“你居然这都记得。”
“我记忆力真的很好的,”齐路遥眨眨眼说,“中学背知识点我们班就我最快。”
闲聊的间隙,组员们陆陆续续凑齐。
齐路遥也趁着这段时间,把电子琴从盒子里搬出来,放在室内的桌上,又调整了个合适的角度。
“不是吧遥遥,”最后进门的于时秋看着他的动作,一知半解问,“你这是什么阵仗啊?”
齐路遥冲他比了个手势,压低声音说:“等下看就行了。”
-
“各位,”所有人都坐下后,齐路遥一个人坐在桌后方,“可以给我一点基础氛围吗?”
众人一听这话,不论是完全知道还是不明就里,都安静了下来,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他身上。
“什么氛围啊?”游心昼问。
“现在这样就可以,不要压过设备音量,”齐路遥伸手对众人比了个“OK”的手势,然后目视前方笑着说,“在这里,我有一首曲子,想要弹给靳羽同学,祝他生日快乐。”
“那小羽你坐中间去,”纪铭反应很快,拉着右手边的靳羽示意两人换个位置,“给主角最好的观影点。”
“对,你坐近一点,”悄悄出现在他们身后的舒卓然也跟着附和,“比较正式一些。”
“——诶为什么有不该出现的人在我们组练习室啊??谁能把他拉出去啊!!”
“别别别,不用,”齐路遥一听急忙说,“不要正式,太正式了我担心你们失望,随意一点不好吗。”
“真正不随意的到底是我们这些普通观众,还是拉着大家一起看自己表演还要加报幕的某些人啊?”舒卓然反问。
“那我就准备了,”齐路遥熟练地无视了对方的吐槽,说,“本来想找个吉他坐那边窗沿上弹,感觉氛围合适不少,不过现在下雨了,就换了这种形式,靳羽哥哥你可以自行想象一下。”
“你能不能不要学我说话!”游心昼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,几秒后,见无人理会他,又自顾自地坐了下去。
“——就算没下雨也不可能让你坐那里的,我们肯定会直接把你拖下来,”靳羽还真起身和纪铭换了个位置,“或许你知道这里是三楼吗?”
“如果你从这倒下去,我们组的公演就彻底没救了啊。”于时秋附和了一句。
“那倒也不至于,”舒卓然说,“你们歌的原曲不就是六个人,刚好。”
游心昼:“……既然都说这种话了,你们就不能装模作样关心一下齐路遥哥哥本人吗?好无情啊。”
“所以过生日的人能别主动破坏气氛吗,”齐路遥笑,“你看你一句他们能发散那么多诶。”
靳羽对此不置可否。
“好了好了——我开始了。”
玩笑结束后,齐路遥整个人就收敛了笑意,沉静了下去。
连带着室内的氛围也跟着产生了变化。
然后他将手放在琴键上,按下第一个键。
音乐随之响起。
一开始奏响的只是简单而平缓的曲调,偶然有几个似乎不合规律地跳动的音符,带着一些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欢腾感,稍纵即逝。
只不过,这样的平淡就维持了短短几秒。
紧接着,鼓点声、弦乐声、还有一些其他的录好的伴奏音也跟着先后加入——似乎混杂着如同夏夜海边的风声蝉鸣、和像置身于古战场般的金属碰撞打击坠落的声响,看上去没有任何关联的两种声音,却又以一种很异常但和谐的状态融合在一起,再融入音乐本身。
但节奏却一直没有加速,似乎始终是沉静而悠扬的风格。只是变化性越来越强烈,也伴随着齐路遥越来越快的按键速度。
听上去,就像是以那种柔和的、和此时此刻窗外的细雨都能完全融合的流动的声音作为底色,不断向其中倒入各式各样的冲突又和谐的音律——直到最后,那些欢快又或者是暗流涌动又都偃旗息鼓,就像是被这份平和彻底吞噬。
音乐回到最初的一段,重复一遍,陷入终止。
“生日礼物,完整版录在里面了,”音乐停下,齐路遥站起身,从上衣口袋里翻出一个羽毛形状的U盘递给靳羽,“是上周说过的主题,因为时间和我的能力有限,所以只有56秒——祝你20岁生日快乐。”
“……你上周说过什么?”没等靳羽回答,最先问问题的反而是舒卓然,“为什么我都不知道?”
“你猜。”齐路遥向他眨眨眼说,“带上大脑猜。”
“——诶不是,为什么人身攻击我啊!”
但现场几个人里,或许真的只有靳羽——最多加上被齐路遥私下请教过的简星航——才能第一时间明白他那句话的指向性。
是那句出游时候玩笑式提起的,“讲述关于自己的第一印象”。
这是他最后想到的主意。既然是送给一个很喜欢音乐的人,不如就送一段音乐吧。
这件事几乎花掉了他这一周所有的闲暇时间,甚至还让熟悉的工作人员帮着编了借口,大半夜留在练习楼写曲子。
不过好在,在今天之前算是初步完成了。
而既然是想写“初印象”这个主题,齐路遥干脆在曲调中加入了一点点光路这首歌、还有星世纪初舞台那首歌的元素。
一小段变调,融合在了最繁复的那一段,也就是乐感好且最熟悉原曲的靳羽才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。
“谢谢,”靳羽抬头,和他对视着,语气是很少见的认真,“明白了,我很喜欢。”
当然,反应不过来也并不妨碍其他人的评论。
“我以为你是要给我们生日会来个开场表演,怎么居然还送歌啊,你早说我们给你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啊,这样也太拉踩我们了,”纪铭玩笑式地抱怨一句,“不过遥遥,你真的好会收买人心啊,换成我我真的会很感动的。”
“所以当事人觉得怎么样?”于是齐路遥转头,眨眨眼问,“……有一点感动和被收买的感觉吗?”
“有啊。”靳羽望着他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