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进入村口后,是一条刚好能过一辆车的道路,道路两旁错落着几家人户,门口都摆放着鼓,大的小的都有,墙上还挂着一些制作鼓的材料。
时清刚走进来路边就有好几个大姨从屋里出来,想要把时清拉进自己的小店,一边跟着时清走一边说着
“小伙子,要买鼓不啦,我家的鼓质量很好的,整个鼓阳村你找不到比我家更好的了。不买也没关系,进去看看也成。”
另一个大姨从店里面跑出来,边跑边说
“哎哎哎,小伙子,你别听她的。来我家,我家物美价廉,还能自己学习制作鼓呢。多好啊,她家上周还被投诉了呢,别信她的,来我家!我给你优惠!”
时清的两只胳膊被一人一边拽着,整个人惶恐又无奈。
他试图挣脱两位大姨的桎梏,但没想到两位大姨力气还挺大,一时间根本没有挣脱开。他只能一边掰着胳膊上大姨的手,一边说着
“阿......姐!姐,你们先放手行吗?我就到处逛逛,我不买东西,我......”
时清话还没说完呢,那两个大姨已经开始争吵起来了。
阿姨甲:“什么叫我家被投诉!说清楚了!要不是你们家举报,我家会被投诉?你自己使了什么下三滥的手段你不知道?还好意思说自己家物美价廉。我呸!狗吃屎都没吃过你这么臭的!”
阿姨乙怒目而视:“你放他娘的屁!自己做不好还怪别人!我还没说你们家做的下三滥的事呢,你倒好,恶人先告状。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上次李老头家的鼓是你让你孙子去划破的!你......”
这个阿姨话还没说完,从远处走来了一个大约有五六十岁的男人,那男人疾步前行,走到时清面前将两位大姨的手从时清胳膊上拿了下去,并大声说道
“李福!李得娣!你们吵什么!每次都吵,有什么好吵得。每回来游客,还没走到里面去呢就被你们吓回去了!你们要是不想干,就给我种地去!一天天闲得慌。”
那两人被呛了几句,互相翻了个白眼抱着手臂回自己家去了。
而那个男人看她们各自回去以后,转身对时清陪笑着说
“嗐,小伙子,你别介意啊。最近来的客人比较少,她们比较心急。我是这个村的村长,我姓李,叫李成龙,我替她们给你道歉了。你别介意啊。”
时清一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,一边笑着回答这个村长
“啊,没事没事。她们也不是故意的嘛。”
李村长:“哎哟,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。要是大家都像你这么善解人意就好了。不像之前的几个游客,她们自己选到坏的鼓了,结果就给了我们店家投诉。真是的,多大点事嘛。”
说着说着这个村长不禁带上了一点抱怨的语气。他看了时清一眼,又和蔼的说道:“小伙子,你是跟朋友来旅游的?”
时清笑着回答道:“我叫时清。我是听说咱们这个地方鼓发展的很好,很有名啊,之前还上过新闻呢。刚好我们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,让我们去市场调研,嗐,这不是就来到这了么。我们是几个人一起来的,但是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去买东西去了,一会儿就来找我了。我先逛逛,但是我对这也不太了解。可不可以麻烦李村长给我稍微介绍一下咱们这个村啊?”
李村长爽朗道:“那当然没问题!你要想了解鼓啊,找咱们村你算是找对咯。咱们村的鼓啊,可是出了名的好!你看咱们村这个村名,叫鼓阳村,当初取这个名字呢就是想让咱们村的鼓发展的越来越好,能够发展的如日中天的。但其实最开始啊,咱们村不叫这个名字,而是叫‘龙凤村’,在二十年前,咱们村里来了个跛脚的年轻人,他叫李有福,咱们都叫他李老头。当初他到我们村的时候啊,跟个流浪汉似的,衣服破破烂烂的,身上一股味......”
“龙凤村......”
李有福拄着根竹竿抬头望着路牌,他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,身上只带着一个小鼓,他去到了很多地方找工作,可是都以他腿脚不利索打发了他。
他是个孤儿,父母嫌他累赘,在他八岁的时候说带他出去玩给他一人留在了车站。 小小的李有福在那等了几个小时,他去找了车站的安保人员,说了父母的名字,喇叭里李有福父母的名字响了很久。
他像一个等待着失物招领的东西一样坐在台阶上,一直到了晚上,他的父母依然没来。在那一刻,李有福意识到了他被抛弃了。
他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,这套衣服是上周他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,他一直舍不得穿,听爸妈说今天要带他去城里玩,他才穿上了这套新衣服。
他知道他家的位置,可是他不想再回去了,因为他知道就算他回去了他也会被再次抛弃。八岁的李有福第一次来到了城里,在闪烁的霓虹灯的桥洞下度过了自己来到城里的第一晚。
在这个桥洞里有一个流浪的老头,他把自己捡来的毯子分了一半给李有福,那天晚上李有福闷声哭了很久。
后来他四处流浪,乞讨过,捡垃圾吃过,就这么有惊无险的过了两年,他换了很多地方,有一次他太饿了,又准备去要些吃的,但问了好多家都不愿意给他点吃的。
哪怕是剩饭剩菜,直到一个大叔的出现,他给李有福领到了家里,给他吃的喝的,问他的父母,问他的年龄和家庭住址。李有福狼吞虎咽的吃着,吃着吃着就掉下了眼泪,眼泪掉在水杯里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。
那大叔叹了口气,问李有福愿不愿意跟着他一起学打鼓,他开了一个打鼓的店里面有十多个学徒,这十多个人大多都是流浪的或是被人抛弃的孩子,这里说是一个鼓店,其实更像一个收容所,如果李有福来刚好是第十五个。
后来李有福就跟着他的师傅一起学打鼓,他天赋很好,比前面的师兄师姐学的还要快,他跟着师傅一起打鼓,一起学怎么制作鼓,这原本一切都很美好。
直到李有福二十三岁的时候,他的师傅去世了,去世之前将鼓店留给了这十几个徒弟。
李有福想继续把鼓店开下去,但其他人觉得开鼓店没有什么前途,几人产生了分歧,矛盾不断被放大,李有福被其他人联合驱逐了出去。
后来几经漂泊这才到了“龙凤村”。